
常东,沈阳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武生老生。以扮相俊美、演技精湛、稳健大方、声情并茂、武功纯熟、文武兼备,在人物塑造方面尤为细腻、传神。文宗言(言菊朋)、武宗杨(杨小楼),唱做俱佳,长靠、短打戏精到,并兼演唐(唐韵笙)、黄(黄月山)两派剧目,是京剧界中难得的人才。2004年获得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8年主演新编传奇京剧《古寺圣火》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金奖、辽宁省第二届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优秀表演奖。2011年主演大型新编历史剧《将军道》,荣获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2013年《将军道》剧目参加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优秀剧目奖,2014年《将军道》入选为国家十大优秀精品舞台工程,同年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常东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苏秦》在第七届中国京剧节上(不设评奖环节)受到广大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常东的代表剧目有:《挑华车》、《夜奔》,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新编历史剧《壮岁旌旗》等。
梅花奖获得者常东在京剧《驱车战将》中饰南宫长万
一座城市,需历经风雨的洗礼,方可勾勒出它的沧桑与厚重;正如同一个人,需历经重重磨砺,方可日臻丰盈而饱满。他,曾是英姿飒爽的名将岳云,刚正不阿的清官海瑞,运筹帷幄的儒帅王翦,刺股图强的丞相苏秦;他,秉承着“戏比天大”的优良传统,折不断的铮铮铁骨在那方舞台上俨然屹立,演绎古今离奇与悲欢离合;他,在这条艰辛而贫瘠的艺术之路上执著地探索与追求——他就是沈阳演艺集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沈阳京剧院著名的文武老生——常东。
初识常东,是在1998年那个异常闷热的夏天。剧院的排练厅如“闷罐”一般,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排练结束的同事们大多选择了回家“消暑”。我回到排练厅取水杯,却看见一个陌生的身影长靠束身,挺枪勒马,练功台毯上一骑绝尘......不是浮夸,这身法当真矫健利落。而那一刻,他完全沉浸于自己世界中,无视一切的存在,以至于我向他打了两遍招呼才予回应。近身仔细打量,这老哥儿长得“倍儿帅”,满脸是汗,还彬彬有礼。他就是常东,初来乍到的新同事。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们彼此相识,相熟,直至相知。
此后的时间里,我只要进到排练场,总能看到常东。那时的我毕业不久,也是刚刚进入剧团工作,还在“倒嗓儿”期,根本演不上什么重要角色,大多是跑跑龙套,或者演个“中军”一类的零碎儿活。常东长我13岁,常常鼓励我,闲暇之余和我谈自己的发声技巧与演出体验。他常说:“咱们京剧演员,靠的是自身的“玩意儿”。一定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总不能平淡无奇“一道汤”,就要有那么点儿“劲儿”和“味儿”!”看我疑惑不解,他赶忙解释:“劲儿”是劲头,“味儿”是韵味。常东说到的,也做到了。正是凭借在艺术上的矢志追求与探索,使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常东在《将军道》中饰演王翦
命运总是要垂青坚持不懈的人。常东既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来到沈阳京剧院工作后,他得到了多位艺术家的悉心指教,也藉此获得了更为广袤的展示平台。黄云鹏先生亲授绝迹舞台多年的唐(韵笙)派剧目《驱车战将》,尹月樵先生倾囊相授剧院保留剧目《海瑞背纤》,又得周仲博先生亲授《未央宫》《二子乘舟》等唐派经典剧目。可以说,从前辈艺术家那里,常东兄深受真传,且汲取了丰厚的精华与养分。2001年,由文化部主办,备受业内瞩目的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在京开幕,一部尘封多年的经典剧目《驱车战将》重现舞台,常东饰演的南宫长万大放异彩,繁难的枪花配合【连弹】行腔,以文武并重的展现形式将列国故事娓娓道来,自此一鸣惊人。荣膺此项桂冠,常东并未放慢进取与追求的脚步。恩师王金璐先生欣喜之余,更是亲临沈阳为爱徒传艺。于是,又一部为常东量身整理的“传统文化遗产”《岳云锤震金蝉子》震惊业内,常东再获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武生组第一名。决赛前夜,我与常东住一个房间。我极力轻手轻脚,生怕影响到他休息。这老哥儿却没有一点儿“角儿”的脾气,笑着与我调侃起来:“贤弟不必拘礼,愚兄无有许多地说道,你就来来来呀,将电视打开......”见我执意不肯,他索性抓起遥控器,口中兀自不停:“我就有个毛病,不弄出点儿个响动还睡不着!”言毕哈哈大笑。决赛演出后,有戏曲知识问答环节。他抽中的考题是《林冲夜奔》的出处,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需知,我们戏曲艺术是实践艺术,大多数演员在理论素养方面不甚精深。不想常东不加思索,对答如流:“《林冲夜奔》,又名《夜奔》,昆曲传统武生戏,是明代李开先《宝剑记》传奇中的一折......”。话音未落,现场早已按捺不住,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侧幕后的我们也禁不住挑起了大拇哥。这掌声是对于舞台上那英姿飒爽、俊逸灵动的“帅”岳云沉醉与痴迷的延续,更成为而后“武生状元”这一美誉的由来。特长展示环节,常东再显唱功力道,一段言(菊朋)派剧目《让徐州》技惊四座,真个是“未开言不由人”掌声雷动!
其实,我们都知道,常东兄的文戏功底可不是“临阵磨枪”,灵光一现,实得益于其父常和先生与流派班导师任德川先生多年的泽被与灌溉。文宗言,武宗杨,交融互惠,使得常东在艺术上日臻成熟,成绩突飞猛进。2004年,恩师王金璐先生再度莅沈数月,为爱徒量体裁衣,传授全本大戏《隔江斗智》。这又是一部特色鲜明且极具难度的整理剧目。其将《周瑜归天》与《卧龙吊孝》两折合一,文武并重。该剧中,常东前周瑜(武生应工),后诸葛(老生应工),一人分饰二角,独领风骚。其前以杨派大武生的气度神韵塑造水军都督周瑜,后以言派须生之洒脱领袖演绎三国名流诸葛亮,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将自己突飞猛进的表演功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凭籍此剧中的出色表演,常东一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荣誉。
有句话讲,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牛的人依然在努力。常东一直在努力......特别是在进入青研班与流派班后,我们看到了诸如《骂王朗》《南阳关》《战北原》《连营寨》等流派经典剧目再现舞台,他担当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3年全国运动会火炬手,参加过国际残疾人日“爱·心声”助残义演。多次跟随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巡回演出、赈灾演出,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省、市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可以说,常东在艺术上坚实地踏出每一步,无不印证着不懈的努力与拼搏。
常东在《将军道》中饰演王翦
由沈阳京剧院创排,常东领衔主演的的《古寺圣火》《将军道》《苏秦》"三部曲"享誉业内。可以说一部比一部更精彩,2011年,大型新编历史京剧《将军道》横空出世,一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化部、财政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专家盛赞其可构建京剧审美的新系统,称常东将刚劲威猛的“杨派”武生与空灵婉转的“言派”老生艺术精髓融会贯通于该剧的表演中,将老将军王翦塑造得威武雄壮又内藏锦绣。常东自己说,从拿到剧本开始便知道塑造王翦这样的“儒将”形象具有很高的难度。这个人物像一位沉稳老练的猎手,始终掌控着战争的主动与全局。舞台上的君臣关系微妙:嬴政始终难以释怀,暗隐杀机;而王翦则像是一幅八卦太极图,使嬴政的步步进逼没有着力点。难以构成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尖锐矛盾……所以,外化的舞台动作是塑造王翦这一人物形象的一大支点。导演杨小青一再要求演员要从人物出发,剖析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如何展示内心,除了行腔,最重要的就是表演,对于戏曲本体来讲,也就是程式动作。以夸张的外化动作展示人物形象细微的心理形态成为常东苦思冥想的课题。通过向当年曾与唐韵笙先生合作过的前辈周仲博先生求教,多处动作设计以髯口为支点,运用捋、甩、挑、弹、抖、吹等技巧,致力于这个人物庄严肃穆,威武凝神的造型感。程式特色的灵活运用,使常东在人物塑造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头场“请将出山”,秦王嬴政求贤若渴,微服拜访辞朝归隐的老将军,而此时王翦的内心同样是急切渴求,等待嬴政的到来。为营造出君臣二人在舞台暗转中相互寻找、泪眼相望的幽深意境,经过反复琢磨、体验,向导演与专家虚心求教,常东创造性运用了唐派剧目《未央宫》中特有的“飞跪”技巧,将王翦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那份激荡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舞台上,既是原汁原味的京剧玩意儿,又于剧情相吻合,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与可信度。“言”儒“杨”刚,常东塑造的王翦跳出了“文宗言、武宗杨”的框架,将二派精髓有机整合于一身,激发起了戏剧的大高潮。
常东凭籍剧中儒将王翦的出色塑造个人也荣膺了第十届华鼎奖中国最佳戏曲男演员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苏秦》是继《将军道》之后,沈阳京剧院在2014年创排的又一部精品力作。谈到苏秦这一角色,常东说,虽然这个角色不同于《将军道》的王翦。他外表上看来文弱儒雅,但是内心却是十分坚强隐忍的。这一点上正暗合于自己所宗言派艺术的清雅灵秀与回味绵长。果然,常东将传统艺术的精髓创造性地发挥开来,恰到好处地把握住这一典型人物,将内心世界的剖析拿捏得细致入微。剧院的资料室中动辄看到他的身影,翻阅古籍,潜心研读,查找资料,整理素材。90余岁高龄的周仲博不吝赐教,指导常东在传统戏《六国拜相》中汲取养分。我们看到,舞台上的苏秦弃堆砌,去粉饰,求真实,极力融入甚至是根植于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中。为了塑造好这一角色,他着实狠下了一番苦功,每天排练光是内衬的水衣就要更换两件以上......该剧于8月份首演,常东凭籍精湛的舞台技艺获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尤其在“刺股”与“投井”两场戏中,常东接连运用了多组高难度程式技巧,“屁股座子”“吊毛”“甩发”等一系列动作连接紧凑,在急剧的舞台节奏中配合唱念、表演贯通完成,然后就在完成“桌抢背”落地时,常东不慎摔伤。顿时,豆大的汗珠在额头滑落,他以惊人的毅力硬是咬牙完成了全剧的演出。大幕徐徐落下的一刻,常东被搀扶着走下舞台,脱下服装,肩骨分明地支离出身体,立即被送往医院......经过拍片会诊,常东被诊断为肩胛骨脱位骨折,医生要求立即住院手术。老话讲:“戏比天大”。面临次日将要进行的全剧录制工作,常东拒绝了医生的好意,咬紧牙关,打上绷带,以惊人的毅力再次出现在至高无上的舞台......全剧录制结束,常东的表现再度获得领导、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赞誉。该剧的主创团队落下了眼泪,向常东的技艺与精神表示钦佩,舞美、灯光设计伊天夫先生激动地说:“常东的表现令我们所有人汗颜!”《苏秦》剧组在天津大礼堂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时,演员谢幕达四次之多......热情的戏迷久久不愿离去,场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常东,再来一段......”常东兄盛情难却,加唱了一段言派名剧《让徐州》,那撼天动地般的叫好声再度响彻全场。依然是那段经久不衰的“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时光仿佛回到了13年前的青京赛,彼时的常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而今他雍容大气,沉稳庄重,尽现一代名角儿之风范。
常东在《苏秦》中饰演苏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常东身上,我们永远看不到浮华的堆砌,只有为人的朴实与对事业的执着。常东喜欢这样的一段话,经常与我们分享:每个人的成就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不是水到渠成的童话。这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悬梁刺股,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