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
杨仁恺

  世纪回眸丨纪念杨仁恺先生逝世十周年

 

  杨仁恺(1915—2008),号遗民,笔名易木,斋名沐雨楼,四川岳池人。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家、书画家、美术史家。曾任中国古代书画七人鉴定小组成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鲁迅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书协名誉主席、辽宁省美协名誉主席等职。因其杰出贡献,被授予“人民鉴赏家”荣誉称号,并被誉为“国眼”。

  杨仁恺先生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考鉴、拯救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海内外影响深远。杨仁恺先生为中国的文博事业默默耕耘六十载,一生发现与鉴定文物无数,仅在20世纪50年代追查伪满流失国宝期间,就清查收回伪满清宫散佚文物170种319件,其中大多是书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如此多的国宝涌入,促使了故宫绘画馆的开馆。经过六十余年的追寻,追回无数国宝级艺术珍品,历史跨度五千年,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能够继承与发扬。整个追寻过程与考鉴记录于巨著《国宝沉浮录:故宫流失佚目考》中。

   

  厥功至伟的人民鉴赏家

  20世纪30年代,杨仁恺在四川成都一家私立中学执教。期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杨仁恺对古代文物和古今书画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时期,杨仁恺移居重庆,从事出版印刷工作。此时,他与集中在重庆的郭沫若、沈尹默等文化名人交流密切,受益颇多,更与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等书画名家结下了师友之情。抗战胜利后,杨仁恺移居北平(今北京),与书画鉴赏家张伯驹、徐石雪、陈半丁等密切来往,披览藏品,交流鉴定心得,并有机会观赏到吉林长春伪满皇宫散佚的古代书画珍品。丰富的求学经历,为杨仁恺先生日后辉煌的学术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9年,杨仁恺先生受聘于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研究室,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他参加了东北银行存历代法书名画整理鉴定和拨交东北博物馆的接收工作,并奉命奔赴长春等地清查伪满皇宫流散历代书画和善本图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从民间抢救出《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百余件历代书画珍品。数十年中,经杨仁恺先生之手鉴定抢救的珍贵文物不胜枚举。杨仁恺先生在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居功至伟。

  发现《清明上河图》真迹

  杨仁恺调到东北文化部后,先是协助东北图书馆整理补缀《四库全书》。5个月后,他开始清理由东北人民银行转来的一批文物。杨仁恺在回忆中谈到:“事实上,当年溥仪准备出逃到日本的时候,他所带的《清明上河图》不是一件,而是三件,在这三件当中,他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真的。后来他带的这一百多件东西由东北人民银行转给了东北博物馆收藏。1952年清理这批文物的时候,我也去了。当时我正好在东北文化部工作,我记得,当时我到那儿一看,发现工作人员在初步整理的时候,把画得很工细的明朝苏州《清明上河图》的片子选了出来,而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却被放在旁边,没有被选上。”

  历朝历代,《清明上河图》都占据极高地位,被称为“中华第一神品”。某天,杨仁恺从库房拿出一长卷,慢慢展开,5米多长的绢本上,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风俗画。杨仁恺的眼睛为之一亮,急切地寻找款识与题跋,可惜,这幅题为《清明上河图》的巨作上没有作者署名,画后只有金代张著的题跋,明确作者为张择端。

  杨仁恺根据记忆中诸多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文字描述,画卷逐渐展开,比如:开封的桥为木头桥,而不是石头桥。眼前的画卷与印象和记录一步步吻合,他不敢相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竟然在这批文物中。他立即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艺术鉴定,最终确认,此画是张择端的真迹,他郑重地写上了鉴别结论。自此《清明上河图》真迹经历几百年淹没,重新恢复了它本来面目。这就是“国宝遇到国眼”的佳话来历。

  杨仁恺的发现,使消失了800多年的旷世巨制再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消息一经传出,举国轰动。从此,杨仁恺的名字便与《清明上河图》连在了一起。

  发现米芾行书《苕溪诗》

  派到东北文化部工作以后,由于工作关系,杨仁恺经常到北京琉璃厂。每次进京,荣宝斋是他必去之地。1963年的一个夏日,杨仁恺午睡时被人唤醒。一个外地青年拿来一些碎纸片,去过很多地方,无人能辨识,也无人敢买。说好像是清宫的书画,请杨先生前去鉴定。

  正在荣宝斋里间午休的杨仁恺一听“书画”二字,睡意全消,马上来到荣宝斋门市部。这位青年由于屡次碰壁,只要一千余元。杨仁恺翻看那些“碎纸片”,果然是国宝。整整一下午,杨仁恺没动地方,拼凑整理出37件书画,且多是精品和孤本。其中最完整的是北宋陈亚之的《自书诗稿》,上面有司马光、苏轼等大家的题跋,是有名的传世孤本。最让杨仁恺兴奋的是,发现了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的代表作《苕溪诗》,当时虽残为数片,但经耐心缀合,仅损去8字。

  参加古书画鉴定组

  1983年,杨仁恺先生参加了由全国最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组,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古代书画全国巡回鉴定工程。行程数万里,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208个书画收藏单位及部分私人收藏,过目书画作品61596件。每期每地的工作伊始,杨仁恺先生必先到达,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鉴定工作中。

  鉴定组对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现藏古代书画进行了系统整理,辨明了许多原来模糊不定的作品,还在各地发现了原作为赝品保管的宋、元、明各时期代表画家传世稀少的佳作,基本摸清了中国大陆现存古代书画的全部底数,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古代艺术品打下了基础,为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史提供了一份翔实权威的资料。

  潜心学术,创立书画鉴定学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杨仁恺先生积累了丰富的文物鉴定经验,对书画、碑帖等文物的研究均具有高深的造诣。在繁忙的业务管理工作之余,他潜心学术研究,无论在任何艰难环境下,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围绕中国书画鉴赏、考订、书画史研究等课题,探颐索隐,追根溯源,考据详尽,见解独到,著述宏富。在60年的学术生涯中,杨仁恺先生为后世留下了数以千万字计的极具价值的学术成果,堪称彪炳一代的学术大师。

  此外,杨仁恺先生还是鉴定学的创立者,他使这门科学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其鉴定思想收录于其著作《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沐雨楼文集》(上下卷)中。

  杨仁恺先生在实际工作中所创立的书画作品复制方法为书画的复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鉴于杨仁恺先生从事文博工作50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对辽宁文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杨仁恺先生“人民鉴赏家”的光荣称号。

  德艺双馨的书画艺术家

  杨仁恺先生少时酷爱历史,喜欢法书绘画,书法极佳;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逐渐走入中国书画艺术的殿堂。

  杨仁恺先生的绘画初法宋元,后师造化,擅山水而兼及花鸟草虫。

  杨仁恺先生的书法四体皆工,尤擅行草,体出苏东坡书简,意态天成,极具书卷气,在中国当代书坛享有盛誉。对于书法,杨仁恺自谓:“我喜爱书法,却没有临池功夫,浅尝辄止,始终徘徊于书苑的门限之外。”而王蘧常却独具只眼,观出了“门道儿”。他说:“(杨仁恺)先生于书,初嗜苏长公,喜《西楼帖》,后上及《石门颂》《龙门二十品》,复合汉碑、晋帖为一冶,凡数十年,所造益雄奇。”杨仁恺先生创作最多的是行草书,他的行草书“端静沉着,流利洒脱,一似东坡书简”“纯是学者之字,无纤毫书法家习气”(冯其庸语)。

  篆书亦是杨仁恺笔下所爱。他的篆书,挺拔秀劲,温润流美,得李阳冰笔意尤多。综观他的书法风貌,给人渊深、沉静、自然之感,为典型的学者书。这无疑得益于他积年的学养、跨越两个世纪80余年的人生历练以及他那煦若春风、暖如冬日的坦荡人格。他的学问罕有可匹,而他的书法一如他的座右铭——老老实实做人,活到老学到老,看似平淡率真,实则意味幽远。

  作为一代书画大家,杨仁恺先生对书法人才和绘画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活跃在艺坛上的众多书画家很多都经过杨仁恺先生的指点与辅导,从而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掌握了书画艺术创作的精髓,走上了成才成家之路。

  知行并重的组织工作者

  在专注于文博事业和书画艺术的同时,杨仁恺先生以其一贯的热情和影响力、亲和力,积极参与各项文化工作的组织协调。

  杨仁恺先生曾协助中国文联筹办第一届全国书法作品展,从而促成中国书协的成立;协助国家文物局筹备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协助筹建辽宁美术家协会,为推动文博和美术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仁恺先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热心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改革开放以来,他先后任教于数家高等学府,多次应邀赴亚、欧、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考察、讲学,从事书画鉴定工作,侧重考察各国的文博事业,广交海内外朋友,努力促成文化交流项目,成为辽宁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使者,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杨仁恺先生对文博事业感情深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视工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勤勉自励,百折不挠,爱憎分明,讲方向,讲奉献,在为全社会奉献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以自身德艺双馨、知行并重的品格体现了一代文博工作者的典型风范,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结 语

  杨仁恺先生一生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特别注重文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他积极争取与有关大专院校的合作,联合办学,亲自任教,培养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他言传身教,授业解惑,使一代代年轻人迅速成长,成为文博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晚年的杨仁恺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筹划辽博的业务建设,主持学术研究活动,著书立说,为文博事业的发展继续操劳。杨仁恺先生用心血和汗水写就了人生的辉煌篇章,建树和贡献定格在辽宁乃至中国的文化发展史册中,学术思想与学术著作已成为后世的宝贵财富,他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将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沈延毅[详细]

聂成文[详细]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E-mail:lnwenlian@sina.com 联系电话:024-22857813 备案号:辽ICP备16017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