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专场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成功举办----辽宁省音协古典室内乐系列音乐会第82场综述----
来源: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1-08

  蕴含着独特关东文化和东北风情的东北民歌,凝聚了东北人民的智慧和情怀,反映了不同时期东北人民的精神风貌,唱出了人们劳动中的苦与乐、生活里的喜与悲。泼辣、爽朗、粗犷的音乐特征,形象的反映出东北人的率直、豪放、纯朴的性格。旋律优美、自然流畅、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东北民歌以其独特的地域音乐形象,一直以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在我国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更好的继承这一宝贵的音乐财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5月5日,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了古典室内乐系列音乐会第82场—“东北民歌专场音乐会”。整场音乐会由原前进歌舞团民乐队伴奏,文佳良副团长担任乐队指挥。共演出《俺是公社饲养员》、《今年梅花开得好》、《江河水》、《丢戒指》、《乌苏里船歌》、《二十四节气歌》、《摇篮曲》、《小拜年》、《回娘家》、《正对花》、《生产忙》、《月牙五更》、《放风筝》、《看秧歌》、《串门》、《瞧情郎》、《新货郎》、《姐妹上场院》、《新东北风》等19首经典作品。

  参加演出的有来自原北部战区陆军政治部文工团的青年歌唱家黄华桥、周晓飞;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王志昕、民族声乐系副教授穆倩、柴玲;辽宁歌剧院一级演员王丹梅、男高音独唱演员隋良帅等。

  为成功举办这场音乐会,辽宁省音协副主席、秘书长汪敏精心筹划每个细节,从歌曲整理、演员选定、日常排练,到现场主持,汪敏秘书长都亲自上阵,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更令人感动的是,为给观众奉献一台原汁原味的专场音乐会,所有演职人员都主动加班加点,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投入排练,有的就连五一放假都没能休息;为掌握东北民歌的演唱技艺,汪敏秘书长专门安排演员到大连歌舞团82岁的老歌唱家徐桂珠、沈阳音乐学院冯志莲老师家中,当面学习东北民歌韵味及风格的把握;演出准备期间,前进歌舞团接到上级裁撤的命令,很多同志人生面临新的选择,焦虑、迷茫可想而知,但短暂的徘徊后,大家仍按时出现在排练场上。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这份敬畏与执着,对传承民族音乐的这份责任与担当,让现场观众很受感动,赢得了大家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当晚的音乐会,观众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容纳300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就连过道都站满了观众。省音协原副主席、著名军旅词作家胡宏伟将军等一批老艺术家也早早的来到现场,和大家一起重温民歌经典,感悟东北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一曲曲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作品经艺术家们动情的演唱,为观众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浓厚、韵味十足的北方民俗画面。

  音乐会结束后,很多听众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东北民歌专场音乐会启示我们,文化的自信必须从文化的根去寻找,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去学习。承载着民族记忆、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的东北民歌,让大家再一次感悟到东北人民对待生活的乐观、向上、勤劳、勇敢,充满了正能量。艺术家将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再一次原汁原味的呈现在观众面前,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E-mail:lnwenlian@sina.com 联系电话:024-22857813 备案号:辽ICP备16017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