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第七届大学生戏剧节闭幕式圆满落幕
来源: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1-02

12月6日,由辽宁省文联、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共同主办,省剧协、教育厅学校安全与体卫艺教育处、团省委学校部承办的辽宁省第七届大学生戏剧节,在沈阳音乐学院长青校区圆满落幕,闭幕式后演出了大戏节最佳剧目之一的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的原创音乐剧《鹤之缘》。

辽宁省大学生戏剧节是面向校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全省高校的戏剧活动,十余年的时间,厚植涵养了校园文化的土壤,培养发掘了众多戏剧新人,陶冶提升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戏剧的形式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辽宁省校园戏剧的发展蔚为壮观。特别是七届大学生戏剧节于2019年3月启动,历时半年多的时间,来自沈阳、大连、鞍山、抚顺、营口等城市的41所大学的154个剧目申报,经专家遴选出92个剧目进入了集中展演。参与演出的师生二千余人,受众二万人以上。涵盖了话剧、音乐剧、肢体剧、心理剧、戏曲等艺术种类。本届大戏节与往届相比实现了参演院校最多、原创剧目最多、剧目主创人员最多、受众人群最多的突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届大戏节,主题突出,立意鲜明,涌现出一大批反映校园火热生活和青年学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突出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突显了当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价值引领的艺术体现成为追求。话剧《架起心灵的桥梁》《归程》、小品《格桑花开映日红》《黄船钉》等都是原创作品,都是改编自真人真事,都体现着青年学子的价值追求。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成为戏剧表达的主流。二是真实反映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和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话剧《留恋留连》、音乐剧《太急》、小品《爱上那座城》等,既有校园成长经历,也有毕业季的人生思考。透视着当代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评判、审视,展示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的精神风貌。三是体现校园戏剧与社会、与时代对接的特质。音乐剧《鹤之缘》、短剧《暖冬》等讲述的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故事,是在戏剧艺术的层面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本届大学生戏剧节的作品主题与往届比较,更体现出青年人将目光从校园投注于社会,向着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发问、探索、认知。表达着一种思想、传递着一种精神。四是致敬中国传统文化、致敬经典。话剧《新生死场》《北京法源寺》《恋爱的犀牛》等都是对经典剧目的呈现和重新解读。向经典学习,吸取营养,并融入自己的再创造,是本届大学生戏剧节很多学校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高度关心青年成长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用戏剧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用戏剧承载思政教育的大学生戏剧节一届一届在努力,也一年一年看到结成的硕果。伴随辽宁省大学生戏剧热潮的持续推进,一定会对建设大学文化和丰富校园生活,甚至对优化全省戏剧生态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E-mail:lnwenlian@sina.com 联系电话:024-22857813 备案号:辽ICP备16017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