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
梁达明——靠作品生存、靠作品成长

   

梁达明

 

在近40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在人像摄影领域里取得了令众多摄影人羡慕的成绩,先后获得第三、四、六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提名奖,并获得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他曾历时30多年,足迹遍及全中国,倾情创作中国自然景观系列风光摄影作品,用摄影艺术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从他拿起相机创作的那天起,就随时关注和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他坚信,“不给历史留下空白,没有照片就没有影像的历史”。他就是我国著名摄影家梁达明。

  梁达明1977年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后来参军,1981年底退伍后被分配到辽宁著名的国营老字号“沈阳生生照相馆”,开始从事摄影工作。2000年工作单位转制,他买断工龄成为自由摄影人。此后,梁达明始终以“体制外摄影人靠作品生存、靠作品成长”来要求自己,通过一件件富有正能量的作品,成长为中国摄影界成绩卓越的摄影家。他积极参与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始终将读者放在心中,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用摄影艺术回馈人民。

   1、从工作到艺术创作 

   近20年的照相馆工作经历,让梁达明练就了精湛的人像摄影技艺。刚到照相馆工作的几年,他从干杂活、做相框开始。一天,单位里拍摄“寸照”的师傅请假没去上班,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替补”机会,让他开始琢磨人像摄影的拍摄技巧,逐步走向了专业的人像摄影创作道路。 

梁达明接受《中国艺术报》专访

  ●中国艺术报:您是怎样走上摄影之路的?

  ◎梁达明:我是1977年下乡后从农村去当的兵,退伍之后被分配到国营的“沈阳生生照相馆”,开始正式接触摄影。以前其实也接触过,因为我父亲过去是抗美援朝的随行记者,后来在出版社也是从事摄影工作的。我从小就接触过照相机,看父亲拍的作品,有点儿钻研,但是没有从心里面想干这个职业。分配到国营照相馆以后,我才开始正式学习摄影。那时候也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安排到别的行业工作,有可能也就学别的了,所以这是命运的安排。

  ●中国艺术报:“沈阳生生照相馆”是一家知名的国营照相馆,您后来为什么离开呢?

  ◎梁达明:在照相馆期间,应该说是我摄影的启蒙,基本功训练阶段。那个年代的照相馆是赚钱的行业,是商业行为。那时干上以后,我马上就喜欢摄影了。因为爱好了,你才会下工夫钻研。所以在那期间,我对摄影基本功的训练下了很大工夫,比如用光、构图等。还包括后期,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都是手工做,所以训练了自己的“手艺”。到2000年,那时企业转制,我就买断工龄彻底离开了体制,变成了一个体制外的自由摄影者。

  ●中国艺术报:您觉得在照相馆的拍摄经历对此后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梁达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照相馆培养了我。那时候照相馆的人像摄影是靠我们摄影师自己的审美、自己对技术的掌握去拍摄的。离开照相馆之后,拍人像就少了,开始拍一些其他的类型,比如纪实摄影、风光摄影,那时我就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创作阶段。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不同了。成为自由摄影人以后,我怎么生活?现在很多人说,除了那些开影楼做商业的人,像我这种什么生意也不做,也不给人打工,就靠自己创作的自由摄影人是很难生活的。在照相馆的经历,给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让我成为手艺人。有一门手艺,这样一边生活、一边创作,所以我能一直坚持到今天。

  ●中国艺术报:成为体制外摄影人后,您体会到的思维方式的不一样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梁达明:一方面,有工资和没工资时候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做的事也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商业摄影和非商业摄影也不一样。有时我讲课时也跟学生讲商业摄影,尤其是人像摄影。商业摄影是以顾客需求为主,顾客需要什么你就得去给人家拍摄什么。创作是以摄影师的主导思想为主,就是说摄影师的情感、心理要融进去。我跟学生讲,人像摄影创作实际上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2、做一名自律的体制外摄影人 

   在对摄影艺术的多年探索中,梁达明深刻领悟到“体制外摄影人靠作品生存、靠作品成长”的道理。他时刻牢记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一直在用正能量的作品鼓舞人、激励人。 

  ●中国艺术报:成为体制外摄影人后,您不断突破自我,佳作不断。您有一句话是“自律是最大的自由”,相信您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

  ◎梁达明:可以这样说。自由摄影人是一个新兴的群体,现在叫新文艺群体。那么如何把握住自己?尤其是在艺术创作领域,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中不被淘汰,又要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拍出一些正能量的东西?这是我这几十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定下了几条约束自己的标准,来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我这几十年的创作始终遵循着几条标准。第一条,时刻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能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第二条,把读者放在心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要有正能量,让人看了之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作品要有积极向上的元素,哪怕是批评性的或者意见性的东西,也要让人从中看到希望,这是我这些年的主导创作思想;第三条,就是法律红线不能逾越。

  ●中国艺术报:您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您之前说“自由摄影人靠作品生存、靠作品成长”。您是如何靠作品生存、靠作品成长的?

  ◎梁达明:因为没有任何工资来源,我们自由摄影人靠自己生活是很难的,又要在事业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那就更难了。从事摄影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优越条件——我有手艺。手艺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人的。服务于人的话,就有收入,这个就解决了靠作品生存的问题。靠作品成长,就是说我要不断推出新作品,不断在我原有的基础上一步步地提高。

  ●中国艺术报:您认为一名摄影家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梁达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摄影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为什么呢?老走、老吃苦,好像思考得不够多,就靠相机照。现在可不是那样了,再走,再累,吃再多的苦,没有思想有什么意义呢?比如说我1992年的作品《惊天动地》,是花了很大工夫创作的。作品中的云彩是在长白山的天空上拍的,最后通过我的构思、想法,我把云彩和充满精神象征意义的腰鼓形象融合在一起。虽然自己在事业上也向往“惊天动地”,但我还是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要默默无闻地追求”。

  艺术修养也很重要,因为摄影是一个艺术门类,技术好学,创作思维方式、理念是一个人长期的积累。相机你会用了,但是你要知道拿它干什么。干什么可不是相机的事了,是你自己想的事了。现在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吗?“专业比修养,业余比器材”。艺术修养、文化素质才是亟待提高的地方。

  ●中国艺术报:您谈到文化艺术修养,这么多年来您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梁达明:比如在照相馆期间,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文化还不行,我就补习了半年的初中文化课。1984年我又补习了一年高中文化课。198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在鲁迅美术学院学了两年大专,读的工艺系。那个时候学习很不容易,我都是自费学习的。考上之后写一个申请,自愿停薪留职。后来我看了很多小说,提升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因为小说有很多细节,摄影正是观察的艺术——你观察到了,才能通过技术手段表现出来;你看都没看出来,那就出不了新。另外我还看一些电影来提高视觉能力。

    3、用艺术回馈人民 

   梁达明说,对摄影家而言,积累的就是财富,留下来的就是历史。无论是拍摄名人肖像,还是拍摄普通的老百姓,他的作品都充满真情实感、充满温度。 

  ●中国艺术报:您一直在拍不同的专题,请您介绍一两个对您事业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专题。

  ◎梁达明:像我们当年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以单幅作品往外推出,比如参加摄影比赛。拍一拍之后,就觉得应该要有自己的主题了。这个主题有可能让我的创作思想更明显地体现出来,而且能更好地留存。单幅很不容易留存,而专题比较容易留存下来,所以我从10年前就开始拍摄老艺术家肖像。这些老艺术家为新中国文艺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他们都很老了,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他们,或是对他们不太了解,我想利用自己拍人像的手艺把这些老艺术家的晚年肖像留下来。我也建议年轻人有机会能多拍点儿。

  ●中国艺术报:您是在什么契机下开始拍老艺术家肖像的?

  ◎梁达明:我小时候看电影,也崇拜这些艺术家,但是没有条件接触到他们。后来,由于创作思路逐步拓宽,我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最早一次是在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春节大联欢上,当年是4位老艺术家的本命年,中国文联就安排我去给他们拍肖像。从那个时候开始起步,碰见老艺术家我就拍。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在这些艺术家接受采访、与领导交流,或者谈话时,用长镜头、利用我以前学的技术手法进行抓拍,完成他们的肖像。

  ●中国艺术报:您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您已经担任两届理事了。现在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非常受关注,您在积极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梁达明:我前不久就随中国摄影家协会去了贵州都匀。我参加了很多“送欢乐下基层”的活动,为当地百姓拍全家福等,现场做照片,做完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送给他们。我也到基层去,通过讲座等形式普及摄影知识。这是用我的手艺回馈老百姓。实际上,文艺志愿者“送欢乐下基层”不是单纯地把欢乐送给老百姓,而是潜移默化地提升当地老百姓的文化艺术素养。我觉得文艺志愿者的作用还有很多,还有待挖掘。

  ●中国艺术报:过去一年您做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件事,也契合了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您在微信朋友圈连发了20期的《我和我的城市沈阳》摄影作品。您能介绍一下这些作品和拍摄经历吗?

  ◎梁达明:这一批作品拍了将近40年,整理了5年。比如说别人婚丧嫁娶、城市盖新楼、家里大情小事找我拍照,我都有意地拍完后把底片留下来。现在看来多有意义!我觉得这就是历史,我觉得这就是影像的力量。我也为我自己生活的城市做了点儿贡献。作为一个摄影人,积累非常重要,积累的就是财富,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历史。我不是记者,有些活动场合根本进不去拍照。但是我通过报纸看到信息,比如看到我们旧体育馆的爆破、新奥体中心的建设,我都赶紧去拍下来,现在觉得很有意义。由于条件不足,更加成全了我,我拍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历史往往就是由这些细节写就的。我这近40年里没白干这个行业。

  ●中国艺术报:从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您对当地百姓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很有温度。

  ◎梁达明:对。那时候我每到一个地方就拿着相机走街串巷,比如我那个照相馆所在的位置是沈阳最有名的商业区,我半天上班,半天拿相机出去转。后来我到鲁迅美术学院大专班学习两年,我又带着相机在周边转。所以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带着相机注意记录周边的人和事。这就是一种习惯,主要是对这个事业特别热爱,是一种执著的追求。

    4、紧跟时代彰显影像力量 

   梁达明是中国摄影界评选的首届也是迄今唯一一届“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之一,和其他入选的摄影家一样,他本人和他的作品都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他认为,只有紧跟时代才能彰显影像的力量。 

  ●中国艺术报:2018年1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作品捐赠仪式,您的两件作品——1992年的《惊天动地》和2004年的《郊外》,通过限量鉴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了。为什么会挑这两幅作品?请介绍一下这两幅作品。

  ◎梁达明:这种集体捐赠在中国美术馆的历史上很少。因为1992年中国摄影界评选了首届“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而且只有我一个人是以人像摄影评上的,其他的大多是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风光摄影也只有一位。我们每人拿出两幅作品捐赠。我觉得1992年我创作的人像摄影商业气息太浓,就选择了《惊天动地》这一幅。当时正好是1992年在延安给“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颁奖,我通过合成做了一个云彩配合腰鼓表演的作品。我觉得这张照片也能代表我当时的心情——那时候年轻,也有一股热情,都想有“惊天动地”的壮举。《郊外》就属于纪实类的了。

  ●中国艺术报:中国历史上就评了一次“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很多专业的媒体评价说,包括您在内的十位摄影家,还有你们的作品经过这么多年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您认为摄影家如何才能够创造出彰显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影像?

  ◎梁达明:我觉得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要紧跟时代,才能彰显影像的力量。当年选出的十位青年摄影家,尤其是那几位纪实摄影家,他们把那个年代,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百姓生活、重大事件都表现出来了、都留存下来了。现在我们都60岁左右了,还都在摄影第一线,还在不断地紧跟时代,还在不断地拍出新的作品。

  ●中国艺术报:从您的观察、体会来看,当前我国人像摄影领域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关注?

  ◎梁达明:我1981年到国营照相馆工作,见证了中国照相行业的发展。当时在做商业摄影的同时,各种条件也鼓励摄影师去创作,去参加全国的人像摄影比赛,以此提高人像摄影艺术水平。但是现在在照相馆、影楼行业里,创作人员越来越少了,从事商业经营的人太多了。有时候我给学生讲课,我建议他们多创作,一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再一个就是培养自己的拍摄技术水平。我为什么要鼓励大家创作呢?因为我从中受益了。这和纪实人物是两个概念,照相馆人像是摄影师的安排,纪实人物摄影是摄影师去发现角度、发现人物的表情拍摄,这是有区别的。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手机照相的出现,人们大多不会再回到影棚里死板地照相了,都愿意在多彩的生活当中去留影。

  ●中国艺术报:您也是摄影界经常尝试新摄影技术的代表,您觉得应该如何看待和运用新器材、新技术?

  ◎梁达明:我自己对这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在众多艺术门类当中,只有摄影完全是靠现代技术完成的。现在手机这么强势,大家都能拍照了,就变成全民摄影了。厂家研制出的相机那么先进,可以自动聚焦、自动曝光……但永远研究不出来自动构图、自动光线、自动构思。这些才是摄影人要更加关注、研究的。我始终在讲,相机只是手中的一支笔,是你反映事物、发挥头脑作用的工具而已。决定因素还是每个人的创作思路、每一个人头脑里的东西。

    5、用影像传播中国文化 

   梁达明对摄影事业的执著追求让他取得了一次次成功。如今梁达明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通过摄影艺术将中国优秀文化向世界传播。 

  ●中国艺术报:摄影创作是一件非常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事情,您在日常生活中又非常活泼热情。这种专注和活跃的性格,恰好能够帮助您在摄影事业上发展?

  ◎梁达明:这种活泼有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有可能是我近20年从事服务行业养成的一种习惯。因为我们每天面对顾客,必须要学会沟通,尤其是拍人像,和被拍摄人物的沟通占了拍摄的三分之一。所以沟通就养成了我的为人,对谁都有一种亲切感,这对于我后来所有的拍摄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艺术报:有效的沟通很重要,您能举个例子吗?

  ◎梁达明:比如说我在拍摄老艺术家的时候,如果他们的表情不是很到位,我会说笑话,他们会很配合。比如有一次我拍著名表演艺术家杨在葆的时候,他在前面走,我喊了一声:“杨老师,回一下头。”他一回头,表情立马就不一样了。

  ●中国艺术报:许多摄影人都知道,您对您学生的艺术之路也是十分关心和关爱。您最愿意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

  ◎梁达明:最近有人问我:“你最想对你带的学生说一句什么话?”我说最接地气的话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了也不会砸到你,努力吧”。“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是这句话非常正确。我对事业的追求还在坚持,所以也还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中国艺术报:现在很多青年人都开始拿起相机,有的是半路出道,有的是科班出身,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梁达明:现在执著摄影的年轻人不少,中国摄影家协会也在通过各种形式支持青年摄影人。年轻人接受的事物不一样,身处的时代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我们那时候比较讲究写实,年轻人有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尽管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是在动脑筋拍摄。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如何去引导他们,也很重要。还是建议年轻人多思考些国家的事情,对社会负责,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这样。

  ●中国艺术报:您从事摄影近40年,您在人像、纪实、风景多个领域都有很多成果。您今后还有什么拍摄计划?

  ◎梁达明:摄影技术发展到今天,如何再开拓一个新的思路?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再提升一步?也是我最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将来我会拍一些或者是做一些国际性的东西,把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到国外做展览、交流。最近我拍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品,我希望将来能把这些作品推向世界。

姜振庆——用影像证明我们的时代[详细]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E-mail:lnwenlian@sina.com 联系电话:024-22857813 备案号:辽ICP备16017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