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资讯·文联工作
创作体会丨迎接全国美展暨辽宁优秀美术作品展(油画、中国画)部分作者创作体会(三)
来源:省美协 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08

  5月18日上午,迎接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暨辽宁优秀美术作品展(中国画、油画)在盘锦市辽河美术馆隆重开幕,省美协征集并整理部分作者创作体会,与大家分享。(排序不分先后)。

徐铭亮《再生》

  这个系列作品的创作思路,一开始萌生于我对周遭事物与场景进行提炼、抽离的思考以及寻常之物被提炼、抽离后纯粹的美感与对观者产生的震撼与共鸣。因此我所选取的创作角度大多并非宏大叙事,也正是对这些相对微观事物于生活化场景的关注与近乎“神经质”的观察,促成了我整个创作的基调——尽精微,将新时代发展过程当中人们的生活之美、寻常之美,通过生活中的片段与细节提炼放大,以致广大。

  取材于生活的题材是人们最为熟悉,同时也最具温度的。都市的发展与建设给予城市多样的面貌,也提升了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应的,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也留下了他们的生活痕迹,这些痕迹不光表达着烟火气、生命力,也表达着一种生活之美,更代表着一种新时代的“印记”。也正是出于这个想法,我创作了这幅以人们寻常可见但又有些非常见的压缩回收纸箱为画面主体的作品,竖幅的构图与极具堆叠感的压缩回收纸箱本体,在整个画面构成一种超越物体本身的纪念碑性与气势,肃穆且庄严。营造寻常之物的“宏大叙事”。而通过对压缩垃圾这种具有复杂形象与细节的主体进行主观的抽象化与归纳总结,使画面平衡于形式语言的纯粹性与具象表达之间,形成具有抽象意味的具象表达,更加张弛有度且更具绘画性、震撼与冲击力,使画面既具有写实作品的震撼与冲击力,同时又使画面看起来更加轻松明快。

  在画面整体色调表现手法上,以接近纸箱本体的颜色为主体底色,变相营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中国“留白”手法,最大限度地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与张力,有效地延续画面的形象所表现的内容,画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更衬托出这幅作品所表达的整体感与协调感。通过再生回收纸箱与万里晴空颜色的对比,更迸发出一种生生不息与生命力,一种再生与发展的融合,一种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隐喻。

  以生活中的痕迹与片段为创作载体,表现生活当中人们生活以及与都市的关系,努力寻求大时代发展与寻常烟火气之间相互表现的平衡和融合,继而继续探索、完善个人油画语言系统,展现时代与其所赋予的物质、精神风貌。用朴素的人文关怀关照当下的新生活与时代,用自身独特视角出发定格生活之美,以“微观”再现“宏观”,表现时代发展,这也成为我近年来逐步确立的创作担当和艺术使命。

陈孝彬《山·居》

  艺术创作是作者的生活经历、个人秉性、艺术理念的集中反映。农村的生活经历,使我对家乡的自然风景及乡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我对乡村生活多了一份更为温暖的回味和向往,对自然多了一份依恋,这是我创作的情感驱动;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艺术创作一定是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兼顾,一定是普世的人文情怀与鲜明的个性特征并存,这是我创作的艺术思辩;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定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如何用绘画的方式传达,这是我创作的理性思考。

  画家乡山海风景是我坚持近十年的写生创作主题。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我的创作灵感。我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和表达,以意象油画的形态来体现中国艺术中的精神隐喻,传达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实践的永恒话题。在创作方法上,我用油画材料,借鉴中国的图式,用大块的山体象征自然为人类生息繁衍的母体,把耕地、房舍、农用三轮车及农人点缀其中,用以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体现时代特征,采用油彩的多次叠加来增强画面的沧桑与厚重感,反复塑造形象,又反复破掉原来的形象,在立与破之间找到一种似与不似的微妙平衡。去掉了特定的光线,弱化了透视关系,防止陷入过于具像而真实的叙事方式,用点、色、肌理等语言,努力形成具有泥土味道的油画山水。

  创作过程就是不断尝试与推敲。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是我不厌其烦在画布上求索的原动力,希望通过作品能带给观者对生活与艺术的思考。

费冬梅《遥远的惠安》

  当初画惠安女是因为喜欢她们的民族服饰,向往她们吃苦耐劳敢于同困难作战的精神。惠安女向来以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品质著称,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惠女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传统美德的代表,激励着新一代女性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和进步。

  在创作之初,我便立足于小中见大,通过小人物凸显大精神,构思追求巧妙,既要有生活的鲜活性,又要有立意的深刻性。通过巧妙的构思,把画面的深刻立意结合在一起。现在的工笔画,越来越工,越来越细,我刻意将人物和画面平面化、抽象化和装饰化。以使作品能够表现出特别的意趣和特别的美感,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去把握个体的形象与整体的空间关系,去除了常规中的那种“细”而“腻”的弊端。在绘画技法上,大部分是采用传统工笔,平涂加染撞,画面比较注重整体的块面组合,通过简单的黑白灰,辅以局部红色和黄色,以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

刘长清《渔家傲·渤海新歌》

  《渔家傲·渤海新歌》通过对渔船的描绘,旨在表现新时代渔村的新面貌,新风尚。画面中以绿色新网为主线,寓意着渔家美好生活新的开始……

  创作取材于辽宁渤海湾畔的望海寨小渔村,它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老渔村,村落头枕海岸、面朝大海,质朴中不失静逸。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世世代代追逐着渔船的轨迹,在大海中留下了抹不掉的生活足迹。作品名称借鉴词牌名“渔家傲”,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起源于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用于描绘闲逸的渔民生活。《渔家傲·渤海新歌》正是基于这一主题的思路而定,不仅增加了主题和画面的契合度,而且真实贴切。

  画面选取了局部场景的构图形式,景色由近至远,由实到虚,使画面的空间感更加深远真实。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组合,更完美地展现整幅作品艺术形式上的感染力,使画面更具有形式美感和张力。构成上力求做到既统一又丰富,让观者达到视觉上的冲击与满足的同时,又享受油画特有材质带来的感动和遐想……在画面黑、白、灰构成上进行了有序的精心布局,为了突出主题,有意地降低了天空和船舱的明度,暗包围亮的整体关系,使画面黑白关系更加明确,对比强烈主体突出。作品在色彩上进行了减法处理,整幅画面以蓝绿色调为主,表现出美丽渤海湾清透宜人的独特景象,大面积的绿色烘托着欢快的画面氛围。色彩布局以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为支撑,黑色、深灰色与纯净的主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渔船上主体渔网的高纯度新绿,整个画面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纯度对比,同时利用了冷暖和面积对比,使同色系的色彩因素在面积上达到了最合理,从而达到整体画面的色彩关系即整体又丰富,张扬的同时又不失内敛,强烈冲击的同时又不失耐人寻味的细节处理。

陈连军《蚀刻》

  工业绘画题材是我一直关注的主题,原因是我生长在北方的一个工业城市。这个城市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共和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承载了一种劳动精神。我目睹着这座城市的变迁,那些伴随成长的壮美的工业符号,在时间消蚀下,已成为沉甸甸的岁月痕迹,但这些痕迹依然能透出历史的信息,为我留下更多记忆,促使我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要表现的最深刻、最直接、最新鲜的创作母本。怎样通过这些母本创作出人们更多关注的主题,呈现有血有肉有温度的鲜活的物相,将老工业基地的精神内核表现更充分,是我一直在追求和寻找的课题。

  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在教学之外喜欢画自己喜欢的题材,对材料技法做新的探索,特别对坦培拉油画混合材料技法做了深入的尝试,画出一些相关的作品,为创作打下基础。我在众多的工业符号中寻找到一个七十年代老机床作为我表达的对象,这个设备给我太多的思考,呼唤起好多感想,我想表现这些工业设备的崇高、静穆、庄严的集合体,我想表达它率真、奉献、力量的象征性。这些老设备里存留着当年父辈们的青春梦想,是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勇于担当,是有形的历史丰碑,也是脊梁,犹如壮心不已的暮年战将,虽已退出战场,但是雄风犹在。这些工业机器遗迹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记忆符号,让我们对那个时代心存敬畏之心。我知道,面对好的作品,会有一种让人在急促中暂缓下来的意愿,或许还可引发许多感怀。为画出这个作品的历史感和它曾经的辉煌,我收集好多资料,走进老工厂,找到开车床的工人,了解当年这些老机器的过去、今天和明天。我把这幅作品起名《蚀刻》,表达自已内心对时光的敬畏、青春的印迹和时代的记忆,把希望和畅想融进作品之中。在电子影像唾手可得的今天,一幅写实作品意义何在?个人所见是生命客体对自然主体深深敬畏,以谦恭探问。

  工业题材是画家艺术创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题材,用画笔记录时代发展足迹,将带有工业地域文化的具象题材融入油画创作中,为作品赋予更多的精神内涵,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真正理解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为创作更能体现中国精神的作品而努力!

版权所有: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E-mail:lnwenlian@sina.com 联系电话:024-22857813 备案号:辽ICP备16017333号-1